发布日期:2024-10-14作者:高一(18)班 吴优点击:
——叹古今之变,感家乡之美
春去秋来,彩云远飞,清风拂来,远望晨曦,一时兴起,踏上回乡之路。
天清云柔,麦香金黄,篱笆墙,揽秋阳,落叶纷纷,乡土大地给他拥抱,蒲公舞舞,乡间的风指明方向。城市渐行渐远,故乡欲来欲近,通向肥东张集的路,注视着;路边的景,凝望着,内心所感涌上心头。
仍能记起,儿时回乡,坐在车上,前行的路尘土飞扬,坑坑洼洼,似青春期的少年脸蛋,一路上起起伏伏,眼里的世界在舞动,天魔乱舞;座下的大地摇摇欲坠,痉挛不息。车窗外的景色也不尽人意。,跳动的车外,小草似脱下的青衣,和土地一个颜色,路边的树木如枯枝扎成的扫把,立在地上。周边的工厂吐着黑烟白气,搅得天空如淤泥翻滚。
然而现在,草木青翠,一片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野,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闪发光。清风徐来,摇曳灌木翠绿的身姿,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,撒在绿茵上,似繁星,似雨滴。原来的工厂,改造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农家乐,天空湛蓝如水,白云轻柔如棉,原本的泥泞小路,也换上了柏油的新衣。
那是在一班班的领导干部,一队队的人民群众,一群群的工农子弟相互组织,相互配合,共同合作所换来的成果,以前与现在,泥泞与清新,痛苦不堪与美好幸福,从一条朴实无华,甚至不知其名的道路,折射出了家乡之变,家乡之美。而这不逃避,不放弃,敢于面对困难,团结努力的劳动奋斗精神就如同一面鲜艳的旗帜飘扬在人们心中。
家慈姓刘,张集乡河湾村人士。村子旁,乃刘氏祠堂。系清代庐州名儒刘福庆家族的宗祠,庭院式,灰白砖木结构的建筑,浓浓的徽派风味。伫立祠前,南可极目远眺,浮槎云岚,西可放眼纵览,慎城烟景。祠前东、南两方的白杨林带亭亭玉立,翠叶摇曳,掩映古祠。重修的刘氏宗祠,雕梁画栋,古朴典雅,青砖黛瓦,古风古韵,飞檐翘角,巍峨壮观。祠堂内,孕育着两株如绣球般的牡丹,分布在庭院两侧,一左一右,一红一白,是清咸丰三年(1853)李鸿章所赠。两株红白牡丹,姚黄、魏紫,不仅仅是时代的经历者,还是一对师生情义的完美结晶。李鸿章就学时,常做文请刘福庆(字瑞麟)批阅指教,两人便结下了一段深厚的情义。来来往往,篇篇文章,一次次请教,一回回指导。后来,李鸿章为官后,将从洛阳购来的两株牡丹,姚黄、魏紫赠予老师,以表感谢。两株牡丹王,历经170多年,岁月洗礼,中堂牡丹枝繁叶茂,任由群芳妒,自为花中王,大气不张扬,含蓄飘香长。每年清明后谷雨前,红白盛开,如玛瑙,似碧玉,争芳斗艳,清香四溢,沁人肺腑,与宗祠之饰交相辉映,和“瑞兆期颐”之匾(也为李鸿章所赠)相得益彰,百年牡丹,见证刘李之情。
记得爷爷曾说过,因为牡丹乃洁净之物,只能用猪大肠所煲的汤来为其施肥,从他小时候到现在,不管条件多么艰苦,不管物资多么匮乏,从未停止,从未间断。这也许就是刘氏族人对对祖宗的尊重,对故乡的情义,对家乡的热爱。
爷爷告诉我,在抗战结束后,共产党曾经和国民党以及地方武装在家乡作战过。那时,新四军部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多次反“围剿”战役,这次战役最长,经过六昼夜的连续奋战,打下了国民党军队多个据点,生俘和击伤团长两人,但新四军也伤亡了2500多人,后来乡政府在黄疃庙这个地方立起了黄疃庙烈士墓碑,陵园庄严肃穆,宁静祥和。他们是真正的英雄,他们有“遥知百战胜,定扫鬼方还”的决绝,他们有“谓我不愧君,青鸟明丹心”的赤诚,他们有“驰驱一世豪杰,相与济时艰”的担当,他们有“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”的执着,他们有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的纯粹,他们是真正的非凡!每当清明节,群众们总是会不约而同的来祭奠这群可爱的人,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敬爱之情。他们才是我们真正该追的星,只有爱国的人,才是这个新时代的脊梁。
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那是一份想念,“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”,那是一份爱国。如果有一天,渐行渐远,山一程水一程,当你停下来思考的时候,想到的永远是家乡与祖国,爱祖国,为的是国泰民安,为的是富强昌盛;爱家乡,为的是精神安息,为的是灵魂滋润。人潮汹涌,走走停停,叹古今之变,感家乡之美,愿祖国富强,我自信我自豪!
撰稿:高一(18)班 吴优 一审:李务涛 二审:丁聪 三审:汪逢春 统稿:政教处 书华级部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劳动教育中心